“這以前是村中最常見的一種野果,如今卻是我們走出大山,脫貧致富的‘金果’。”午后,在貴州黔西南州望謨縣洛朗村,村民蘇啟鳳帶著同村的姐妹以及外來游客們,背著背簍提著布袋正在山上收獲一顆顆深褐色的“金果”。
蘇啟鳳收獲的“金果”正是當地特色農產品——板栗。時值豐收時節,為慶祝板栗豐收,29日,2018年中國貴州望謨縣第二屆板栗文化節在望謨縣平洞街道洛郎村舉行,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共慶豐收,也吸引了眾多采購商現場采購,更有來自省內外的知名農副產業專家為當地板栗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望謨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春早、夏長、秋晚、冬短的特點,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勢造就了豐富的板栗資源。蘇啟鳳回憶說,村里板栗樹生長歷史悠久,山上有很多古老的板栗樹,但以前由于交通限制等因素,板栗在村中是野果,成熟時偶然有村民上山采摘以自家食用,而沒有用作產品對外銷售。
正是因為豐富的板栗樹資源以及板栗味甜、營養豐富的自身優勢,從“十二五”時期開始,望謨縣將板栗作為富民興縣的支柱產業,隨著該縣交通不斷完善,板栗逐漸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金果”。
蘇啟鳳告訴記者,她們家已將荒山全部種上了板栗,年收入有7萬多元(人民幣,下同)。如今,在洛朗村,與蘇啟鳳家一樣,同村505戶人家,就有486戶種植板栗,全村種植面積達到1.3萬畝,掛果面積7600畝,已形成了萬畝板栗高產示范園,輻射帶動1.8萬戶農戶增收。
數據顯示,目前望謨縣板栗種植覆蓋了全縣15個鄉鎮和3個街道,種植面積擴大到23.6萬畝,年總產值1.68億元,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為打造從板栗種植到深加工再到銷售的板栗全產業鏈,望謨縣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產業,擴大板栗種植規模,并通過吸納村民就業和入股分紅形式,不僅帶動貧困人口發展脫貧,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連通了鄉村振興之路。
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望謨引進發展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據該公司董事長曾光秀介紹,公司成為望謨板栗生產技術研發中心,已獲得ACCP食品衛生安全控制體系認證,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和出口備案認證,創建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哆吉栗”商標19個,其板栗產品成功出口韓國、日本和東南亞、西歐等國家和地區。同時,在中央統戰部的幫扶下,望謨板栗成為了航空食品。
“產業扶貧是最根本的扶貧,也是長期最有效的扶貧。”望謨縣委副書記、縣政協主席張若谷表示,板栗果園是望謨“一縣一業”的主導產業,也是望謨山區農民受益最廣、最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是望謨脫貧攻堅重要的“致富樹”,望謨縣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經濟效益為中心,進一步改善板栗產業的發展道路,全力打造板栗產業新高地,以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貴陽橋檢車租賃公司提供全新14—22米多型號橋梁檢測車(又稱橋梁底部作業平臺車),高空檢測作業車(隧道檢測車)租賃服務。我們擁有技術熟練的司機和操作人員,在設備操作規程和使用要求的范圍內盡量滿足施工單位檢測的需要,確保橋梁檢測車設備與隧道檢測作業的使用狀況良好,以滿足施工方的檢測要求。 為廣大橋梁檢測單位、橋梁與隧道施工單位、維修養護單位,提供快捷、專用的操作平臺。
橋檢車租賃電話:188-4834-3755 陳經理。